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 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于2021年10月17日至20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辦,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
考古百年紀念大會昨日開幕(圖片來源:國家文物局和)
本次紀念大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省文物局、中共三門峽市委、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
考古百年
這次百年紀念令人矚目!
今年恰逢仰韶文化發現100周年,也是中國現代 考古學誕生100周年。
本次紀念大會旨在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考古以及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進一步系統挖掘仰韶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實證華夏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華文化、彰顯中國精神、提升中國形象,提供堅實的文化條件和強大輿 論支撐。
1921年,澠池縣仰韶村遺址的首 次發掘標志著中國考古學的誕生,中國第 一支考古學文化——仰韶文化因此而得名。
作為仰韶文化發現地、中國考古學誕生地,三門峽市以籌備舉辦好仰韶文化發現100周年(中國現代 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為契機,以打造“早期中國”文明長廊為載體,持續在考古中國、中原文明化進程研究等考古科研項目中貢獻三門峽的考古力量。
考古百年
這場考古盛會令人關注!
本次紀念大會分為主活動和分活動。主活動是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 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和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
10月18日上午,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在開幕式上,將重磅發布“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和考古遺址保護展示項目,并且進行《中國出土彩陶全集》《中國考古學百年史》《三門峽廟底溝》考古報告新書展示。
分活動有仰韶村考古遺址公園開園暨仰韶文化發現一百周年郵票紀念冊發行儀式、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專家主題發言、各專委會分組論壇、三門峽市考古新發現及成果展示觀摩活動等。值得關注的是,各專委會分組論壇活動將涉及水下考古、數字考古、動植物考古等諸多新興領域,期間,部分專家還將深入三門峽市社區、學校舉辦多場考古公開課,與市民互動。
紀念大會10月16日全天報到,晚間進行中國考古學會七屆三次理事大會。
考古百年
這些文藝精品令人期待!
《尋夢仰韶》將全景再現仰韶文化。
10月17日晚,大型情景式音舞詩畫《尋夢仰韶》將在澠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廣場演出,該劇將綜合運用音樂、舞蹈、詩歌、情景劇等多種形式,“沉浸式”演繹仰韶千年的人文歷史面貌,并利用先進的舞美技術打造多重時空視覺效果。
《尋夢仰韶》從新石器時代人們生活場景開始演起,到舜帝在澠池韶山演練韶樂《南風歌》;從秦王、趙王、藺相如等歷史人物在澠池會上“瑟缶智斗”,再到仰韶先民醞釀美酒的情景和畫彩陶的女人們的工作;從古今對話,尋根溯源,追根彩陶起始,再穿越至彩陶文化在“一帶一路”上廣受贊譽......演出結尾部分的“仰韶新天地”,展現彩陶文化百年的暢想來結尾。
系列叢書和紀念郵票即將出版發行。
《仰韶百年系列叢書》以仰韶文化的發現與百年研究成果為主,主要包括安特生著作翻譯本《河南史前遺址》、《巨龍和洋人》、《中國北部之新生界》、《仰韶之美——仰韶文化彩陶研究》、《從極地到中國》、《圣地百年——仰韶村遺址發現百年紀事》、《澠池縣文物志》和《仰韶文化與酒》八本。
在紀念郵票方面,該百年郵票紀念冊為當地文旅部門協同郵政部門共同制作。此次共設計5款系列郵票,其中一款,為首 次采用彩陶制作的郵票,主圖為“太陽神鳥”,副圖為仰韶村第三次考古發掘出土的唯 一一件完整器物“月牙紋彩陶罐”,為該紀念冊的核心和亮點,非常具有收藏價值。目前,郵票發行及紀念冊設計方案已經完成,已經完成出版,在紀念大會期間將舉行郵票紀念冊的發行儀式。
仰韶文化標識和文化模式處處可見。
三門峽地區,仰韶大道、仰韶大廈、仰韶廣場等一批城市道路、建筑、街區都以“仰韶”及其相關內容命名。2020年7月,“仰韶文化澠池宣傳”微信表情包全球發布,并被廣泛使用,生動展現了仰韶文化地域特色和獨特魅力。
三門峽市堅持引導扶持、創新發展、打造品牌工作思路,助推產業發展,新開發了系列以彩陶為載體的茶具、陶藝、仰韶文化主題茶藝、奇石收藏等創意文化產品,深受市場青睞。與此同時,還支持開發了黃河澄泥硯、仰韶彩陶、黃河奇石等文化旅游產品。
考古百年
這方文明土地令人流連!
“雙百周年”紀念大會活動期間,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也將正式亮相。
該博物館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學院設計,方案以“交融”為設計構思出發點,建筑整體如同交握的雙手,將公園綠地景觀和城市廣場融為一體。館內建筑共分地下一層,地上兩層,主要由展區、庫房、研究室、學術報告廳、文創教室、辦公室等構成。
其中,展區基本陳列部分共包含四個部分,分別為基本陳列、近20年豫晉陜仰韶文化核心區域考古成果展、數字化展廳和專題展。該館展出文物近4000件,大部分為距今數千年的仰韶時期出土文物,為第一次對外展出。其中包括了壯觀的1166件的石盤狀器、完整的弧線三角紋彩陶盆、甕棺葬群等,為國內較大規模的史前博物館。
整個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的基本陳展以“花開中國”為主題,分為“花之孕育”“花之綻放”“芳華未央”三部分,分別展示廟底溝文化的孕育過程、廟底溝時期的社會與文化景象和廟底溝文化之后的發展走向,揭示了廟底溝文化類型是仰韶文化中期最燦爛的文化類型,是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
活動期間,仰韶村考古遺址公園也將敞開懷抱迎接來自四方的賓客。
自今年6月份對外開放以來,各色燈光秀、文藝演出等活動使得該公園迅速成為澠池縣的新晉網紅“打卡地”。位于韶源廣場中心的是仰韶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小口尖底瓶的形象為基礎打造的文化長廊,長廊可以供游客休息,廊架上可以根據需要設置不同主題的展示內容。
值得關注的是,仰韶文化的三次發掘點也是該公園的一大亮點,三次發掘點突出展示了仰韶村文化遺址考古成果的紀念性、遺址展示的真實性以及遺址環境的完整性。
此外,在紀念大會召開之際,仰韶村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重要成果也進行了發布,不僅弄清了仰韶村遺址發現的青灰色“混凝土”成分,還在人骨土樣樣品中檢測到絲綢殘留信息,在尖底瓶殘留物中發現有谷物發酵酒等重大發現。當時的生產、生活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另一方面表明,我們的考古科研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來源:文博中國
采寫:遺產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