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疫脫貧潤初心,培根鑄魂譜金像”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暨第四屆天鵝之城——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將于2020年12月17日-21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隆重舉行。中國攝影藝術節——自然生態攝影學術活動系列將于12月20日-23日舉行,中藝影像作為組委會指定承辦單位,承擔本次學術活動的籌劃組織工作及在線直播。
主持人
孫振軍 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藝術總監
主講嘉賓
陳建偉
原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巡視員、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
晉永權
《大眾攝影》雜志主編
程斌
自然攝影師、策劃編輯、專欄作者、圖片編輯等
主講嘉賓
呂永勝 企業家攝影協會理事,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藝術攝影學會理事
《星球至.上》展示的是我對這顆星球的感恩情懷,用一顆謙卑的心去感悟這顆孕育我們所有生命的至高星球。同時希望“星球之上”的所有生靈共同領悟地球的生存法則,和諧共生?!靶乔蛑?上”是感恩生命的起源,呼吁所謂主宰地球的人類尊重自然,關心地球上所有的生靈,因為我們只有這唯.一的藍色星球!
主講嘉賓
奚志農 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
作為國內屈指可數的職業野生動物攝影師, 奚志農3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中國野生動物的拍攝和保護,他六進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鮮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展現在大眾面前,并由此保住了它們所棲息的一片原始森林;他首.次報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獵殺的危機狀況以及“野牦牛隊”為保護藏羚羊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國內外公眾對長江源頭生態及藏羚羊保護的關注。奚志農就自己的創作經歷與大家分享“用影像保護自然”的理念。
主講嘉賓
胡國慶 中國攝影家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理事,深圳九月畫廊創辦人,第10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第13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委,第26屆國展評委,獲第23屆、24屆國展金、銀、銅獎,2014年中國十佳創意攝影師,2014年全球華人攝影 商業攝影師年度人物,2017年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獲得者。200多幅作品被國家藝術機構、藝術博物館、畫廊典藏。
屆時胡國慶老師將分享自己的攝影創作作品及經驗,與大家探討怎樣提升攝影作品的藝術性,以及如何在影像市場大化的體現其商業價值。
主講嘉賓
周梅生 世界遺產影像學專家,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七屆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第八屆理事,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國際攝影藝術展覽評委,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委,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委,FIAP “世界遺產影像大使”。
一,什么是自然觀1,人類對自然的總認識 2,自然的本源 3,演化規律與結構 4,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自然觀的分類1,古代自然觀,屬于神話形態。處于原始的觀察與直覺的判斷。2,近代自然觀:用科學的方法對于自然細節的觀察,孤立靜止的研究,對自然的破壞與利用。3,近代自然觀:揭示自然的體系,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意象與真相,哲學的思辨,行為的結果。
三,自然觀與攝影的關系1,尋求人和自然對話的可能,用影像的方式將對話關系展現出來。2,表達自然的表情,生命的存在,影像的證明。
人文情懷與自然呈現:攝影是人類觀察自然的重要手段。用自然觀指導攝影,可以將攝影對自然本性進行分析歸納,辯證描述和審美表達。
主講嘉賓
陳婷(@阿茲貓),環球旅行家、人文地理攝影師、旅行專欄作家,佳能影像文化事業部“大篷車”講師,國際攝影家聯盟GPU會員。著有《婷,在荷蘭》《零度南極》和《秘境尋蹤》。精通西班牙文和英文,行走七大洲八十余個國家和地區,2012-2019年間20余次赴南北極拍攝。近年來關注生態攝影題材,數次進入南美亞馬孫雨林、遠東堪察加半島、南部非洲、北部歐洲等地拍攝野生動物,奧地利施華洛世奇(光學)生態攝影品牌大使,中國探險協會理事。
陳婷擁有全球有眾多粉絲,她帶著相機,游歷五洲四海,陸地、島嶼和海洋,探索這個星球上的非凡物種的經歷和生活方式被粉絲們追捧。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到深邃大海……講座中,我們隨作者攝影作品一起尋蹤秘境。